反胶如何对付正胶

反胶如何对付正胶

第1楼

反胶如何对付正胶

加盟博乒,成就你我!博乒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博乒网赛事记者招募中。。

本文就业余水平来说的一些体会,不适用于高水平。

打正胶的人不多,所以反胶往往很不适应正胶打法,失误频频打不出应有的水平。

要对付正胶首先就要搞清楚正胶的性能的基础上来推断正胶的优点和缺点。

正胶因为是胶粒,瞬间摩擦制造旋转的能力差,胶粒在撞击时的速度快,这就决定了正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击球时出球快,台内和半出台不吃转,发球隐蔽,极短时间接触胶皮的回球有逆旋转(用力快速地撞击上旋球,回球会变下旋,向上轻托下旋短球,回球会变上旋),旋转和二跳与反胶不同(下旋比反胶的下旋往前走,上旋比反胶的上旋往回收),对方回击球时容易失误,且回过去的球旋转程度比反胶更难判断。

缺点: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差,就造成了回球时,基本没有过网弧线,处理低弧线来球的能力差,对付不好低弧线的正手大角度长球或长下旋球,击平网攻球、快点、拉小弧圈时,落台后的二跳相对没有力量和速度(台内扣杀、近台高过球网的大力抽球除外,也就是说越近台、球越高正胶的威胁性越大)。也就是说李隼教练说的“正胶进攻的威胁性是不够的”,这“不够”就是表现在以上进攻技术的二跳会因没有旋转而减速上。及时退点台打僵持,只要死死抓住这两大缺陷就有机会赢球。

正胶的发球的优点发球好,发过来的球飘,但细节上与反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分析正胶靠什么制造旋转,球的二跳与反胶的区别。

一、正胶发短球与反胶接发球:

(1)反胶发不出台的侧上旋,二跳会往前拱或拐,发得越转二跳就越拱和越拐,但正胶不会往前拱,所以二跳下坠要比反胶快,一旦接到高点和下降期借不上反弹力,反胶接发球时要把身子探进去,脚要踏实,调好板型(减少摩擦)、找准击球点,用身体发力带点撞击的方式接发球。

(2)正胶很难发出短而转的下旋球,短的下旋球往往也不太转,反胶接正胶的短下旋也借接不上力,可略带点挑打(挑打时脚要踏实)、半挑半撞地接短下旋到对方难受的大角度。

二、正胶发长球与反胶接发球:

(1)正胶要想发出比较转的球的原理和反胶不同,反胶只要瞬间的摩擦充分、摩擦球的底部6点位就能制造出强旋转,正胶就不行了,就必须靠撞击,撞透海绵,吃球够深才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所以正胶想发比较转的球,其动作也要比较大、一般要高引拍,快速直着往下插,触球点在4点左右的位置,正胶是靠用力快速撞、向下击球(用向下插来说更恰当)的4-5点位置来制造旋转,拍的触球点在拍头,使球在胶皮上往上走,如果触球点在拍中就变成了冲球,不用撞击力就变成了飘而短的略带下旋的短球(受空气阻力造成)所以板型一定是有点仰的,如果反胶这样摩擦,发过去的球就会冒得老高,又不往前走,正胶摩擦6点位置是制造不出下旋的。所以刘国梁发球都是把手抬高,跺脚、由上往下插,手型、板型都一样就能发出长短下旋、奔球,连老瓦都看不清楚,何况我们业余的呢?不吃正胶发球还真的有点难。总之,与反胶比,正胶的回过来的如果是下旋球,相对会往前走一些,正胶回过来的如果是上旋球,不太往前走,这个特点和反胶回球正好相反,要在交手时自己失误中慢慢体会、总结,不要用反胶的惯性思维。正胶迷惑人就迷惑在此,往往造成反胶回球失误和冒高,我看专业的比赛,很多反胶高手一样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业余的更不好整,比如冯天薇就处理不好,郭跃和秦志戬处理得不错,可以多看看视频,就算职业的高手,推、搓多来几板,也会分不清旋转而失误。

(2)正胶的长下旋球、奔球和侧上旋同样的至上往下挥拍的动作,旋转的强弱主要是靠撞击摩擦来控制的,所以隐蔽性比反胶强(反胶靠摩擦部位的不同来控制),这点是反胶接正胶发球最难受的,接不好发球,也是被正胶前三板打死的根源。

(3)如果正胶突然收住不往下插,而是往前撞,就是不转球。如果勾一下(只有抖一下)就是略带侧上。这动作比反胶细微、也快,一定要盯紧。

(4)二跳的区别:正胶的急下旋除了动作上要用力往下插之外,其二跳与反胶也有区别,反胶发的急下旋的二跳因为旋转的原因,在下降期不太往前走,反胶发的的急上旋在下降期会继续往前拱着走,回击时比较好借力。正胶恰恰相反,急下旋在下降期继续往前走(不是拱),急上旋在下降期不太往前走(有点往回收的感觉,也不好借力撞击),所以搓接正胶的急下旋要撞着往下搓,就像用涩性胶皮搓球一样,不然容易冒高。接正胶的急侧上旋如果也用接反胶的急侧上旋的方法会借不上力,往往会因接到球的下降期而出界或冒高,接正胶的急侧上旋球要找准点压着拍,前臂要充分往前挥,加大主动撞击力度。

(5)如果接正胶发的长球判断和出手都慢了怎么办?那就要用第二套方案。等球下降期击球,不管上下旋都靠摩擦,制造加转球回击,接正胶的下降期比接反胶的容易些,正胶对短而转的摩擦回击很难处理,靠推的话一碰就飞,对长而转,弧线不高的球也不好打。但是一旦你的加转弧线过高,就会被盖打,这点是很考反胶“挂球”的水平的。也就是说靠旋转控制对方,而不是一味地与正胶站位近台比快,这样会很受伤。

三、接发球后的僵持策略

如果上下旋判断不好,高点期接不好,靠摩擦下降期质量又不高或失误过多,两种方法还是接不好又如何呢,这时就要尽量把就接长,回击到球台的底线,二跳的弧线也要尽量长和低,先上台再说,并带点侧旋之类的进行干扰。但一定不能短而高,球不往前走,回这种球就是会被拍死,回球要始终有点顶住对方,让他出手不能太顺,自己适当后退,先给他正手为主,反手为辅,让他先攻,这时正胶的第二个弱点又出来了,正胶退台半步后的进攻威胁性就不够了,原因就是正胶制造旋转能力差,(1)没有好的过网弧线,(2)回击攻过来的球没有旋转,落台后二跳没有力度和速度。你可以站在离台1.5-2米左右的位置比较从容地反击或防守,逼着正胶与你打多拍,逼着正胶往后退台,这时正胶往往不是失误就是被冲死了。

四、上面重点说了很多发球与接发球,为何呢?因为只要你能接好正胶的发球,你自己的发球又能制约对手,就等于打开了胜利之门,所以重点讲了这么多。当然接发球时也要适当的长短、正反手结合,充分地调动对方,也不要一味地给正手的长球。

五、反胶发什么样的球控制正胶进攻:

对付正胶要以发正手的急长下旋和奔球为主,目的有两个,(1)控制对方站位,不能让他起始的时候站位太近台;(2)正手长下旋,正胶不好打,也不好拉。回球质量不高。(3)结合正手大角度急的奔球,干扰对方站位和判断,正胶打急的不转球还真有点不好控制摩擦比例。(4)还要结合发短的小三角上旋球(三跳都不出台那种)正胶不好推和挑,一般只有轻托过来,不会太转,也不太压得住弧线,回球比较高,反胶可以先上手(这时的上手对步伐是有要求的,身体要迎上去,脚要踏实,否则单靠手腕发力、击球点难以对准,还是不够稳的,会吃正胶回球的“飘”)。(5)配合反手位下旋上旋(现在又直拍横打,发球到反手位的比例不能像以前那么高,不然被台内拧拉和反手位拉还占不到便宜。),只是起到要迫使对方前后移动和干扰站位的作用,还是要以正手位发球为突破口。

六、第三板球和旋转判断:

与正胶打接好对方的第三板球是关键,要搞清楚一点就是,台内不能连续搓或连续压着推,推球和搓球不要想靠借力借旋转,借不到。因为你搓过去的下旋球,对方搓过来可能弱上旋也可能是弱下旋。你推过去的是上旋,对方推回来变下旋了。台内要尽量及早运用拉挂、和挑打、盖打等中间技术。这时要注意看对方的板型上仰还是下压,是轻托还是撞击。因为正胶可以靠摩擦能力差的特性来制造逆旋转,你发上旋过去,对方加力推过来,球就变成下旋了。一般对方板型上仰的没有撞击的回击是上旋,板型下压有撞击回球的是下旋。这点和反胶搓球和推球完全不同。如果对方击球时判断不好,就要看回球的二跳,不往前走的是上旋,往前走的是下旋,这点又是与反胶相反。如果反应不过来或判断不清楚,就干脆放慢回击速度,在下降期挂球摩擦,以慢和转来制快,然后退台防守反击。个人认为:反胶与正胶对台内过度球,控制拍型仰压和控制撞击比例,比控制摩擦更重要。

七、搞不清楚时的模糊判断的小技巧和退台战略:

如果还是搞不清楚旋转,那就注意看对方触球时的拍型,触球时拍型上仰,就算对方是搓球的动作,回过来的一般都是上旋或不转,对方拍型下压回过来的球多是带点下旋,这是指一般不发力的情况,如果对方发力撞着搓过来的球就可能是下旋,这就要看二跳的情况了,不走的是上旋,往前走的是下旋,这和反胶的情况相反。所以判断不清楚时要放慢接球时出手的速度,并配合假动作迷惑对手。同样你搓对方的下旋球也要带撞击、撞着搓或撞着挑,才不会冒高。挑接正胶的下旋球比挑反胶容易很多,要多运用。正胶不出台的上旋球在上升期压着点拍子往前发力擀就是了,不要带太多的摩擦。与正胶对台内球过度时,控制拍型上仰或下压很重要,这也是打正胶烦的地方,搞不好就会冒高或下网,要有点耐心才行,并要尽快打成出台的低弧线长球,胜率就增加了。

八、过度中正胶怕什么样的球:

另外,记住正胶的摆短肯定摆不出转的下旋球来,正胶不怕台内下旋球,但怕长下旋,正胶也怕很短的上旋球,不怕长或半出台的上旋球,这点和反胶不同,回球时要结合运用。

九、搓、推、摆、挑、弹等台内技术方面正胶与反胶的强弱优势:

不要一味地和正胶争先上手进攻,往往争不过,而是想办法控制对方第一板上手的质量更重要。不要死站在近台与正胶打过度球,推也好,搓也好,反胶搞几板就会失误、不是下网、冒高就是变成越来越没转被对手进攻,吃亏。近台技术中的搓、推、摆短、弹击、挑打利弊排序如下。1、其中想一味加力对搓来控制对方是最吃亏的,速度慢、对方可搓可推你,会死得比较难看,这点最忌讳。2、快推也不占便宜,双方都加力对推的话,角度打不开并对上力的情况,正胶是不占便宜的,但没人会和你死加力推啊。与正胶对推手法也与反胶对推不同,反胶对推我们手腕向后引点拍是为了尽量要让胶皮吃住球后,靠转腰带动大臂往前发力,推出去,以便抵消旋转、身体压住弧线、增加稳定性等等,也就是说与反胶加力对推时,胶皮与球的接触时间越久推出去的球质量越高;但与正胶推,胶皮是很难吃住球的,所以找到机会调整好拍型,推的时候手腕要略带弹击(可以看看秦志戬与刘国梁的比赛视频),胶皮接触球的时间要短,有速度的撞弹推球,正胶再推过来时就容易冒高;但因反胶与正胶打的几率远少于正胶与反胶打的几率,加上对推方法要调整,业余界反胶与正胶对推,可能还是略吃亏。3、摆短:个人认为反胶有优势,正胶可以摆短,但摆不转,你步伐够快的话,可以争取主动,但接下来呢,你前后移动幅度加大,不一定占得到太多便宜。4、近台的挑打、弹击:这方面就对反胶有利了,近台挑、弹正胶的弱上旋、弱下旋,反胶是有优势的,也是反胶近台争取主动一个法宝,要多主动运用,挑弹正胶的下旋回球比挑弹反胶的回球容易很多,并且挑、弹时你出手也隐蔽,二跳弧线也比较低,很多时候因对方站位太近,反应不过来,可以直接挑弹死对方,原因就是正胶回球不够转。当然反过来,正胶挑打反胶也不难,因为正胶不太吃转。

十、整体战术策略与应该回避摆脱自身的弱项并调动对手,正手无法僵持的弱点是正胶的死穴:

不要试图一直站位近台和正胶打快节奏的左推右攻,过度一下就要退点台打,打球的速度要有快慢、前后变化,把旋转和角度打开,总的来说正胶的正手位看似强大,其实是正手却是最大的漏洞和死穴,正胶的正手基本上不能退台防守、中台也不能反拉僵持,反攻必须抢高点,下降期的反攻质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能与反胶进行出台的正手发力对打,要死死抓住。但前提是要调动对方、干扰对手连珠炮般的近台进攻,被对手压着台内攻、半出台打两条线,你就完蛋了。所以先调动是必须的,特别是要先让对方横向大范围来回地向跑动着打球,你就做好了第一步,然后只要把球路尽量引导到对方移动中的正手出台、退一步台的攻球上去,你就成功了。

总结:1、正胶的死穴永远是正手长球,正胶如果退台就等于输球,起第一板要多往对方的正手去,再往反手,不要总是第一板就往对方反手位打,等对方移动到反手位后再调动正手,尽量不要让对方高压迎前来扣杀自己。发球接发球完成后要适当后退一步与正胶打。形成出台球的对攻后,反胶的优势就来了,抓住机会冲对方,如果你拉过去的球摩擦正确、够转,不管是加转还是前冲,如果是贴着球台往下钻,正胶就会丧失了对抗能力而缴枪。如果对攻占不到先机,要充分抓住正胶的第二个弱点,2、正胶拉小弧圈、挑打、出台的平网攻击球的二跳都会因旋转不足,不会象反胶一样往下扎、往前冲,二跳的球速会迅速降低,正胶威胁性不足的病诟会暴露。抓机会反拉、反冲或防守相对都比较容易,就算对攻或反击能力还不行,就放长底线的高球,当然要有上旋或侧旋,让球的二跳往前走,吃对方的失误,或找更远台的反击机会。没有摩擦的防守是不可取的,因为你回过去的球二跳也不会往前走,对方会迎上来拍你,只要把球越打越长、弧线越打越低,正胶在中台打上几拍就会完蛋的。

另外一点题外话,与正胶打,打球时的光线一定要好,光线不够亮也要吃大亏,因为你要盯紧其板型、触球时的撞击程度和用力的方向、还要很注意球的二跳的旋转和弧线的变化,台内球的球速又快,退台、上步又都要快,随时要盯紧的东西太多了,很伤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0 22:34:04编辑过]

第2楼

LZ写的很好啊

第3楼

这个真是很有指导作用。

第4楼

低弧线的长球是制约颗粒的法宝。

至于正胶反旋转说法,值得商榷。

第5楼

以下是引用老瓦砾在2012-10-26 9:38:00的发言:

低弧线的长球是制约颗粒的法宝。

至于正胶反旋转说法,值得商榷。

那种磨损的已经打滑的正胶就会产生反转,最令人头疼的是,使用者的老到在于也能制造足够转的下旋。

著名的魔鬼正胶王就很容易出现反转,不过,这已是生胶的概念了

第6楼

及时雨。正在练习对付长胶,练习时间短,还没完整的体会,打一段时间以后,在专门请教,不过,我觉得,很有道理,对付长胶,要反思维,谈何容易,象我们这些业余的。

第7楼

与长胶还有不同,不能完全套用,毕竟长胶基本不能进攻。

第8楼

学习。

第9楼

值得学习备用,与正胶打过,但不多,太累了,球都不前冲,直接往下坠,前后跑动太仓促

第10楼

以下是引用风封在2012-10-26 20:22:00的发言:值得学习备用,与正胶打过,但不多,太累了,球都不前冲,直接往下坠,前后跑动太仓促

防守时不能像防反胶退那么远,正胶的攻球二跳速度会很快衰竭,只要你退点台,正胶不管是快点、挑打还是出台的攻球(台内的扣杀和大力抽球除外,被对方台内大力抽球肯定是你回球质量出问题了,你回了又高又不往前走的球所致),其威胁性就大大降低了,退太远了球不但下坠还飘,你的回击就变成救球了,无法给对手制造会顶的感觉,会被近台拍死的。

第11楼

以下是引用老瓦砾在2012-10-26 9:38:00的发言:

低弧线的长球是制约颗粒的法宝。

至于正胶反旋转说法,值得商榷。

正胶颗粒直径大小有不同,那种大颗粒大点的,在大颗粒上还有小花来增加摩擦的正胶,击球的速度会比细颗粒正胶的慢些,但线路更飘、更怪,对于不太转的搓球可以制造逆旋转,撞击的方式推上旋球,回过来会变下旋。一般大颗粒是国产的多些,如红大妈的龙影,但用的人不多,细颗粒是进口胶皮多,速度更快,逆旋转性能差些,但用的人多些。

第12楼

用功了

第13楼

还希望正胶的高手来拍砖

第14楼

先赞一个!在慢慢品读!

第15楼

是 小弧圈是直接往下坠,又借不上什么力,高过球网的扣杀抽打又弹得老高,所以尽量把球的线路打长,要退点台又不宜退台太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