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败”林拜:有手段亦真诚 怜爱郑秋冬
陈龙与《猎场》的邂逅纯属偶然,一开始是妻子章龄之接到了“贾衣玫”这个角色,夫妻都是演员,日常的业务探讨就让陈龙对《猎场》兴致极高。因为拍了20多年戏,陈龙知道《猎场》是一部很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林拜与胡歌饰演的郑秋冬,从试探到惺惺相惜,两人继《琅琊榜》后的又一次携行,又为这部戏增添了难得的温情亮色。
时报:很多观众认为,《猎场》中无论人物成长,还是故事情节,背后都有很多“细思极恐”的部分,你怎么看?
陈龙:这部戏与传统意义上电视剧的男一号都不一样。姜伟导演大胆地将他一开始的人物线写得很彻底,然后在后面不断反转,我觉得这种写法非常冒险,如果后面情节铺排得不够完美,人物会有损伤,但姜导神奇地做到了这点。可以说郑秋冬的成长是曲折且异于旁人的,林拜则是他身边不可缺少的一个人。
时报:怎么理解不可缺少?如果一开始看剧,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最终郑秋冬的同路人会是林拜。但也有人回看后发现,两人注定要并肩战斗,在很多前面的铺设中,早已有端倪。
陈龙:因为他对郑秋冬一直有一种怜爱的感觉,他不会故意挖坑,会在他迷茫的时候做一些似有非有的提醒,他俩的关系超出了朋友,有家人的感觉,也算是导师。但不否认,林拜也有职场上一些管用的套路和手法。林拜,谐音零败。他是一位猎头精英,在职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专业、一丝不苟,为达目的会用点小手段,所以特别真实。
时报:这部戏中提供了N多职场众生相,但林拜看上去是最幸福的,无论事业还是家庭,你觉得他的智慧在于?
陈龙:他在职场上是春风得意的状态,这样的人即便遇到困难也不会流露出多愁善感、犹豫不决的样子。再比如对袁坤,他尊重袁坤,但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不会完全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与郑秋冬的话,他会直言不讳地给郑秋冬“打击”,但又绝对诚恳。还有一点,他不乏小幽默,时常爆爆金句,他的乐趣自己调侃是“做饭、养鱼、生孩子”。他没什么攻击性,生活中绝不会缺少朋友。其实,我觉得导演非常会起名字,很少有人将“拜”放在名字里,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人会不一样。
“破釜沉舟”演武松:只能成功,没有退路
在《琅琊榜》中的蒙挚和《猎场》中的林拜之前,陈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2011年《新水浒传》中的武松。作为当年四卫视热播的大剧,《新水浒传》正式开播前争议最大的角色就是这位“武松”,但播出后,陈龙的演技不仅压制了争议,武松更成为后来陈龙最鲜明的标签。
时报:我记得当年《新水浒传》开播前疑问沸沸扬扬,还记得当时的心情么?
陈龙:在那之前演过很多戏了,但没有很多让大家过目不忘的角色,确实是如此。但《水浒传》是个非常大的转折,是我从毛头小伙蜕变成水浒英雄的转折。武松家喻户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松。演之前很多人也质疑,资方为什么找了一个上海人、一个演偶像剧出身的人。当时压力太大了,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版本武松,电影、戏曲。戏里那段醉拳,我自己单独请了武术老师,在剧组里教我,每天不敢出房门,就是练拳、研究角色。
时报:憋着一股劲。
陈龙:是,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我没有第二次机会去证明自己。提起武松,祝延平(1983版《水浒传》)、丁海峰(1998版《水浒传》)、陈龙,这真是我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跟家人、朋友分享的事儿,莫大的自豪。
时报:我注意到你微博的介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真空爱情记录》,这部有点古早的偶像剧可以说是内地第一部偶像剧了,为什么如此念念?
陈龙:《真空爱情记录》开启了我的演艺生涯。它是无意中出现的,这部戏当时招聘演员,谁也没演过偶像剧,我去应征,像天上掉馅饼,我中了大奖。在那之前,我跑了很多龙套,但那部戏改变了19岁的我,根本地转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怎敢贸然消费 补齐缺失的舞台课
综艺节目高薪易圈粉,陈龙与章龄之这对明星夫妻本身自带流量,而记者采访过程中两人不时“互怼”拆台也很有综艺感。作为打拼了20多年的资深演员,陈龙却难得地流露出了些许“不自信”,面对细分度极高的综艺类型,他说:“在我陌生的领域表现得很擅长,恐怕有点难。”
时报:“综艺”的风口你没有去抓,是为了保护隐私么?
陈龙:在这行走20多年不容易,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真不想那么快消费掉,演员演好戏就好,而且也不想因为太忙忽略了家人、孩子、朋友。工作、生活,有着天然平衡。
时报:但你参加了《演员的诞生》,被人点评,从艺几十年了,面子上好过么?
陈龙:《演员的诞生》我可以接受,有专业性,也是我熟悉的表演领域。其实我不是科班学表演出身,所有经验都是这些年在片场摸爬滚打得来的,我真希望四位专业老师来客观地点评我,好坏都能接受。包袱真没有,因为我希望自己的演艺道路能走得很长。
时报:说到舞台呈现,你的原创话剧《藏骨人》演了很多年,还在做么?
陈龙:《藏骨人》做了7年,仍然没有盈利,听上去有点可笑,但这件事儿比利益重要。我是有缺失的,我以前没上过舞台,《藏骨人》是我逼着自己挑战极限。舞台是有力量的,你会很享受观众投入地看你,这是充电。刚入行时,我就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好演员。回头看走过的路,每一步都很重要,创作热情是延续艺术生涯的根本原因。
滨海时报 记者 王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